作为深圳“新十大文化设施”之一,深圳美术馆新馆、深圳图书馆项目(简称为龙华两馆)备受瞩目,龙华人民盼望多年的两馆迎来实质性进展了。
近日,有网友爆料,龙华两馆开始进入土地平整阶段了,看来动工在即。
龙华两馆位于龙华区民治辖区红山地铁站东侧,容积率≤2.16,建筑面积:85876平方米。总投资额约7亿元。
其中深圳市美术馆新馆39976平方米(地上31878平方米、地下8098平方米),定位为集收藏、展览、研究、交流、教育、推广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、国际化、数字化的综合美术馆;
深圳市图书馆调剂书库45900平方米(地上36955平方米、地下8945平方米),定位为深圳市“图书馆之城”建设的基础配套工程、深圳市 “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”的重要资源平台,阅览座位达1000座以上。
根据地理位置来看,龙华两馆距离金茂府以及6.24龙光拿下的宅地都很近,未来两个项目入市,这将是不小的配套优势。
据悉,龙华两馆创新思路,实现设计中的四大突破,极力为深圳市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和智慧体验。
提升深圳市艺术与文化品味
龙华两馆的建设将看齐国际水平,发挥公众艺术教育功能,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间,提升深圳市文化与艺术品味。
其中,深圳美术馆是展示艺术的窗口,是推动中国艺术与国际艺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,是进行艺术交流与欣赏的基地,是面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、丰富市民文化的场所,是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地。
深圳图书馆是展现深圳市文化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的窗口,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原点,是深圳文化、学术交流的平台。
设计通过丰富的手法展现中国和深圳文化与艺术精神的高度凝结。
在空间秩序上:
美术馆与图书馆分布于用地内的东侧和西侧,以中国的自然观和仪式感的建筑空间来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。
在建筑形态上:
建筑体量方正,在整体形态上呈相互咬合之势,局部立面细微变化,呈现相得益彰、相互映衬的关系。以抽象的建筑符号和建筑特征表达文化与艺术的相互融合。
在开放空间上:
以开放包容的态势来延续深圳的精神传统。建筑应以开放的状态,让艺术与书籍走进大众,让公共建筑和城市空间共同营造自由、包容、积极的城市精神。
引领深圳市民的新生活与新思潮
龙华两馆除了在外形上独具创新性外,在功能上更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,作为深圳新十大文化建筑之首,其不仅是公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一个全新载体,更是深圳向全国以及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!
未来的两馆建设可以引导一种新的活力,形成文化艺术活动的社会影响力,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。两馆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功能,更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新思潮的体验。
深圳美术馆
在美术馆中,设计着力打造共享平台广场,这里是对市民开放的空间,通过多层级平台的设计,让建筑的广场空间与室内空间交融贯穿,尤其是独具特色的25米高的雨蓬覆盖下,是美术馆的户外雕塑广场。
广场布置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各具形态的雕塑,令来到这里的人们感受到和谐、素雅的文化艺术氛围并提升着市民的艺术品味,激发创新思维和引领深圳市新思潮的发生与发展。
深圳图书馆
深圳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,为市民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,无论是休憩的上班族,还是自由工作者,亦或是老人与孩童,都可以在此阅读交流,感知艺术,参加活动,享受生活。
深圳图书馆拥有全国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,通过无线定位,物流小车自动存取,提高图书的利用率,同时设置观察窗,给市民提供学习参观的机会,将智慧存取寓教于乐,同时还设置自助图书馆,为读者提供便利条件。
除了传统的现场纸质借书和阅读之外,图书馆提供了图书预借服务,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访问馆藏图书,确定借阅后,直接快递到家或到离家最近的自助图书馆取阅即可。享受足不出户的阅读体验,改变我们的阅读生活方式,800万册的藏书量足以满足市民读书的需求,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免费享受终身学习的自由。
构建多元活动与叙事性的城市公共平台
全新的龙华两馆有着非常纯粹的建筑形式,为本体空间功能提供了清晰的导示作用。同时,设计通过打造多层级、多样化的空间,为市民创造丰富的活动体验和具有叙事性的公共空间。
来源:咚咚找房